首页 纨绔霸王闯舂秋 下章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五十三章 战
  鼓声雷动,号角齐鸣,这一战姬凌云精锐尽出。

 虽说晋国四卿败坏晋政,可是晋国实力却是十倍于吴。尤其是智氏,更是掌握晋国一半实力,盛强已久,兵员训练良,加上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这等存亡之际,必能上下一心,誓抗吴师。所以吴国可以取胜的方法,全在战术的较量上。这可说是姬凌云仅遇的一场最大的军事赌博。

 自己这次毅然出师,孤注一掷,大部分原因是基于自己对全军上下的信心,还有几分迫与无奈。马鞍、马镫、陌刀、治铁是自己的秘密武器,但始终不能永远瞒过天下之人。因此,在被世人得知以前,必须来一场大战,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否则人人知晓,自己隐瞒至今又有何意义。

 当然他对这次战争抱有有强大的争胜信念,一举一动,肯定和有力,无不透出他勇往直前的强大信心。但这一切却是完全主观的想法,这便同剑客一样,每一剑击出,都要有强大的信心支持。哪怕对手再强,也不能退缩。如此才可把剑术的极致发挥出来,至于能否取得真正的最后胜利,那是另一个问题。

 看着将士们手中的强弩,背上的标,还有隐藏在人群中的树干。心中微笑,这都是这次行动的胜败关键,如能适当地运用,可发挥出惊人的威力。

 “咚!咚!咚!”有节奏的鼓音,从对面冒起,晋军呐喊示威之声逐渐加强,战士踏足前进、整齐划一,每走一步都会发出一声雷鸣般的声响,仿佛是催命的符咒。

 远处旗帜飘扬,阵形似海,只其威势足令人生出不战自溃,无法与之抗衡的霸道气势。晋军的战车在阵前分数列横排,每辆战车后有一小队步兵。

 “好强的军势,这天下第一强国,在军事上确实骇人听闻。”孙武子惊讶称赞。

 伍子胥也认可的点了点头,敌势强,兼且猛将如云,孤傲者如伍子胥也变得谦虚起来。

 姬凌云看着晋国庞大的队伍,奋然道:“果然如想象一样强大,今后,世人一提起强大晋国,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我们这些将晋国打败的勇士。”

 众人感染了他的豪气,士气高涨起来,充满也对胜利的渴望。

 咚!咚!咚!五百辆战车缓缓驰出,每辆战车上的战士和着后方传来的鼓声,敲响横悬车上的战鼓。战车上持戟的武士,一齐把长戟指向吴军,战车加速,五百战车一齐向前冲刺,天地间一时充斥着万马奔腾、千车并驰的声音,杀气弥漫整个战场。

 一排战车横冲而来,每辆战车后面跟着数十人一队的步兵,一齐喊杀,直冲过来。

 “战车在前,步兵再后。真是老套的招数。”对于晋国的战车姬凌云和伍子胥、孙武子以及在晋国长大的韩庆研究过。

 晋国战车一般用四匹马拉乘,车体为独辕,辕长近一丈(约三米),或直或曲,辕前 端有衡,衡长约三尺(1米),上附有木轭用于驾马;车一般为双轮,轮子用木制,直径约四尺(1。4米);长毂;车轴一般长约一丈在两端镶有铜軎;车身为方舆,车箱长约三尺,宽约两尺半(0。8米),四周设有栏杆,后方设有门以供人员上下。同时,晋国还加大了车辕的曲度,抬高了辕端,从而减轻了服马压力,提高了车速;加宽了车箱,使得人员更灵活的在车内自由挥动兵器作战,而辕、轭、等关键部位都上大量使用铜制铸件加固使车体更牢固,更耐用。

 一般的战车配备甲士三名,三人各有不同的分工,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一名负责远距离击称为 “多”一名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格斗兵器和远兵器。

 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或戟,一般长三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

 战车是一种大型兵器灵活较低很难单独作战,因此在战车中一般除本车的甲士外还配备一定的“徒卒”协同作战,并在作战中由一定数量战车组成编队。在西周一般每乘战车配有徒卒十人,五乘战车组成一队,每五队组成一个“正偏”每四个“正偏”组成一个师,每五个师组成一个军。

 另外在车兵和直接配署的徒卒外还有大约两倍的步兵单独编组用于协同作战。到了秋时期,车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随着各国兵源的增加军队中车载甲士和步卒的比例有了变化,每乘战车的徒卒增大到七十余人。

 而战车体积长宽各近3米,加上两侧部署的徒卒,要占有相当大的体积。因而这样的大型战斗单位的机动 很低,难以回转和迂回。加上武器使用的限制,双方要争取在错格斗的瞬间或得夹击的机会。使得要发挥出部队的最大战斗力,就必须组成严密的阵型,要求部队有良好的纪律、指挥。有了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西周、秋时代的军队作战十分讲究阵势和队型。

 以此保障整个部队行动的统一协调,使“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部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整体作战力量。

 但是这样的作战十分的节奏十分的缓慢,战过程中战车不能快速奔驰,步兵也不能快速奔跑,追击时也要保持队形,也不利于长途的追击。典型的战例就有在周灭商的决定战役牧野之战中,周军指挥就命令士兵每前进六、七步就停下来重整队型。

 可想而知,如此完全无法真正发挥战车的冲击力。马的速度才刚一加起来,便要停车整队,这种速度还比不上步卒的冲锋。

 到了秋初期期,这时的车战才有了较大的发展,阵型较以前更灵活多变,战斗中徒卒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徒卒不再单一部署在战车的前方,而是分散部署在战车的四周,加强了向各个方面的机动力量。分散部署,并形成多排的纵深部署,使战车的运动更灵活,便于调动,能适应多变的战场,防备敌人的冲击并能快速的进攻和追击。

 其中最经典的便是楚国,楚国抛弃墨守成规的法则,将战车周边的徒卒一律删除,不在讲究什么阵形。靠得就是战车那最原始,最野蛮的冲击力,他们将冲锋战车喻为死士,不求杀敌,自求敌阵型,将战车的冲力发挥到了极至。楚国以此车战之术将以战车称雄的晋国打蒙了,杀得晋国落花水,夺取了霸权。

 晋国亦不甘示弱,也开始打破常规,不断的改进战车之术。楚国亦是同样,所以若论车战之术,天下以晋楚最强,其他国家的车战之术都是效仿晋楚两国而行。

 当年,吴国大王阖闾刚刚崭头角的时候,晋臣巫臣就曾经入吴传授吴国车战之术。本来,晋国是打算让吴国来牵制楚国,可是阖闾手上有伍子胥、孙武子这类的帅才,又有夫概王这类可以以一单百却又深通战术的无敌猛将,不但破了楚国还强抢了晋国霸主的地位。

 经过百年的改革,战车阵渐渐分为两种不同的战法,一种是楚国的重视冲击力,以战车为主,不设置步卒,利用无与伦比的冲击力来冲对方阵形,取得胜利。令一种是晋国的,他们也取了教训,重视起了战车的冲击力,同时还设有步卒。此法虽稍微减弱了战车的冲击力,却大大的提高了他的稳定

 所以,晋国一直都是战车阵的主宰,称他们冠甲天下,丝毫不显得谦虚。

 现在晋国战车阵正是他们惯用的战术以步卒配合战车行动。战车在前冲击,而步卒再后固守,支援。很老套,但却很实用。

 姬凌云表面笑这战法老套,但在心底却不敢轻视。晋国就是以这老套的战车战法,称雄于天下。

 他大喝一声:“预备滚木。”

 吴军战鼓急擂,五千名战士藏在前排将士的后面,他们的手上分别都抱着壮的滚木排瞄向敌人,吴国的专门为晋国战车而准备的新武器终于要派上了用场。

 战车愈奔愈近,车上全身披挂的武士清晰可见,千百枝长戟,闪闪生光。车上另一战士手执长弓,准备硬进吴阵。

 战车冲入三百步之内,这是弩箭的程,但姬凌云却并没有下令击,而是在一旁等待,真正的杀招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才能亮相,过早亮出底牌,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

 当战车冲入三一百五十步时。

 姬凌云这才从容的下达了命令:“放滚木!”

 前排士兵熟练的左右移开,为后方的将士让出了一条通道。

 “嘿…哈…”吴兵将士纷纷大喝,将手中的滚木重重的抛了下去。滚木借着坡力直向晋国战车滚去。

 那些御手个个都有着不凡的技术,一抖马缰,四匹马竟一起起跳同时跃过了滚木的袭击。正如想象中的一样,晋国战车的马越过的滚木,但战车却无法飞奔卡在了山坡中央,只有少部分带着滚木前行。可是滚木并非一个,很快他们的战车遇上了第二,第三。一地的滚木已经成功的止住了晋国战车的冲击。

 很快跟战车在一起的步卒发挥了出了功效,他们不畏生死的猛冲在前为战车开路,将滚木移开。

 这时,吴军一齐欢呼,姬凌云下达了出击命令。森熊、王双、熊宜僚各领一队长矛手向战车阵猛过去。

 此次作为试探攻击,对方将军乃智无极,智氏一族紧次于豫让、鄢师的好手,在整个晋国也排的上名次,每战必前,勇如猛虎,身旁的四大护卫都是一剑手,在战场上护他左右。

 战车受阻,智无极怒火中烧,见吴兵以如水般向他们冲来。知道对方想利用战车不能行的瞬间,同自己短兵战。

 他大吼一声,跳下战车率部众向吴兵冲杀过去。

 猛然间,他觉得天色一暗,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他的面前,尚未看清来人本能的一矛刺去,只听当的一声清响,自己的兵器仿佛刺在了一堵城墙之上。

 他还来不及变,就觉得脑袋被牛蹄踏到一般,在失去了知觉以前,他隐约看到自己的脑袋爆了,脑浆一地。

 智无极的四大护卫大惊失,无暇多想,挥剑刺向来人,四剑正中那黑影的前。四人大喜,杂碎,这还不在你膛开个大

 只是剑尖刚刚接触到来人的身体,他们顿觉得有异,自己这一剑竟然仿佛是撞上了一道钢墙!

 这怎可能…血之躯怎么可能挡得住刀剑?

 他们耳中传来一阵“哗啦啦”的声响,黑影的左右手向中间一合,两位剑手的脑袋不由自主的撞在了一起。筋断骨折声中,两人的脑袋竟然凹陷了进去。

 另外两位剑手惶恐,转身便逃,没走几步他们就感觉到自己双脚已经离地,轻飘飘地好像在飞一样。  m.BawANgxS.CoM
上章 纨绔霸王闯舂秋 下章